“脱贫”又“脱单” 新生奔小康
|
||||||||
|
||||||||
“人生有目标才有希望。人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这是郭某给民警的来信中提到最多的一句话。 曾在省十里坪监狱服刑的罪犯郭某在刑满后,就凭借自身过硬的缝纫设备维修技术,在国家“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创业,实现“脱贫”。在2020年6月底,又通过县妇联组织举办的“鹊桥”相亲活动找到了心仪的对象,实现“脱单”。他的成长故事让人倍感温馨和力量。 郭某2010年6月带着14年刑期投入省十里坪监狱服刑改造,时年才二十岁。 命运多舛 落寞灵魂终没放弃生活 自从犯罪入狱后,母亲病重,几度陷入病危;判决下来还要承担民事赔偿;父亲又出交通事故。一连串的打击,让他信心全无、几近崩溃……郭某长时间的心理波动和异常行为成了重点帮教对象。监狱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安排民警走进该犯家庭与家人取得联系,带回了其家人千叮咛万嘱咐的视频。分监区历任指导员和民警的关爱和家人们不离不弃的牵挂让他认识到不能再这样沉沦下去,未来的路还很长,很多事在等着他。 在管教民警长时间的精心帮教下,他开始踏上了蜕变之路。2013年9月,经过一年多的师傅帮带,他正式开始接任机修工岗位。且凭借着自己脑子活络,爱动脑动手、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日常维修之余,一直坚持搞“QC”攻关。从2014年8月起,一项项“QC”成果从他手上出炉。最具代表的是“半自动调节式卷边器”、“封胶机胶带尺度气压衡控自动切断装置”,为监区和委托加工厂家有效的节省了成本支出和原材料。 他的努力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服刑期间先后获得过5次监狱改积、4次省改积;获得共计3年9个月减刑,于2020年刑满。 政策加持 小康路上不忘反哺感恩 举目尽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在政策托底利好基础上,他坚信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刑释后,他多次鼓起勇气去找工作。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由于自己的“灰色经历”,没有企业愿意提供就业机会。几经曲折后他鼓起勇气向村干部和盘托出想创业的想法。没曾想村两委对他的想法很愿意支持,并向他说明了国家对特殊对象的“精准扶贫”政策,帮助他拟好创业规划书,由村支部担保申请了自主创业小额贷款。通过多方帮助在县城服装产业园区内开起了一家缝纫设备维修行,之后又开起两家缝纫设备配件商行,还借力电商平台不断拓宽业务渠道,承接网上预约维修、收发货业务。 他常回想服刑当初的点滴,写信感谢警官们的精心帮教,引导自己走出服刑沼泽。
信息来源: 省监狱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