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临海监狱立足“三精”力促“青年民警扬帆计划”落地实施
|
||||||||
|
||||||||
为进一步规范青年民警的培养管理,根据省局《省属监狱系统青年民警“扬帆”培养工作实施方案》,省临海监狱结合队伍实际制定《青年民警“警色青春 扬帆远航”工作实施方案》,固化细化三年培养模式,抓好“三精”提升青年民警的职业素养和履职能力,全力造就一支守纪律、能战斗、有活力的监狱青年民警铁军。 一、精准定位,绘好“从警地图”。一是第一年启航阶段“跟着干”。以扣好“第一颗扣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头年教育,着力强化民警的身份意识和纪律作风意识,了解监狱发展历程,初步掌握监管工作的具体流程和各项制度。二是第二年领航阶段“能单干”。通过定岗学习培养,使青年民警对监狱人民警察的职业认同感进一步加强,对监狱工作有更深刻理解,较好掌握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处置一般事务。三是第三年远航阶段“成骨干”。通过核心业务技能培养,对定岗后的青年民警持续开展岗位实训和学习培训,能够做到科学文明、公正公平执法,掌握独当一面的业务专长,妥善处置日常各类犯情,对于各种突发情况有较强的处置能力。 二、精心施策,建好“成长航道”。在管理实践中,根据青年民警实际岗位需求,反复研究制定“三四六七”的青年民警培养模式。一是“三期四段”提升岗位适应力。启航阶段采用“三期四段”综合培养管理方法,做到分步实施、分段考核。“三期”包括指挥中心、入监监区和生产监区三个岗位轮训时期。“四段”则为入职培训、岗位轮训、初任培训、综合评定四个阶段。旨在通过监狱不同岗位的轮训,增强对监狱工作的整体认知,加深对监狱工作的自身理解。轮岗过程中借助导师帮带、周一学习交流会等形式,帮助见习民警快速熟悉工作,提升基本管理能力。二是“六项机制”提升岗位胜任力。领航阶段立足心理疏导、技能竞赛、业务交流、警家共建、预防提醒、写作培养“六项机制”建设,以传帮带、青年微课堂、网络学院等载体进一步提升民警监管工作基本能力,不断强化岗位匹配度。三是“七个着力”提升岗位竞争力。远航阶段以深化“个别教育、警务协作、应急处突、廉情意识、规范执法、狱情研判、生产管理”七个方面为抓手,不断提升青年民警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专项培训学习、岗位实践、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帮助青年民警发现业务专长,培养核心竞争力。 三、精细考核,用好“激励杠杆”。一是考核机制注重平时。每年政治处牵头对青年民警一年的工作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评,三个阶段分别以月考核分、理论成绩、体能测试和其他加分为基础,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加分。成绩分段公布并作为民警定级、公务员年度考核、晋升晋级、单项评比等的重要依据,做到“重在平时、考在平时”。二是“金章”评选强化激励。每年根据综合考评成绩,对排名前10%的民警授予“狮岩铜章”。对于连续两年年考核排名前10%民警,授予“狮岩银章”。对于连续三年考核排名前10%的民警,授予“狮岩金章”,并给予监狱嘉奖一次,积极发挥优秀民警的正向激励作用。三是末尾考核鞭策后进。对于综合考评低于60分的民警由政治处牵头统一组织集中学习,帮带导师根据民警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提高,邀请支部书记及时跟进,了解所思所想,进行思想疏导、答疑释惑,帮助青年发力后进。 信息来源: 省临海监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