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墙战“疫”丨特殊时期教育改造不停歇
|
||||||||
|
||||||||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不少人的常规生活,学校纷纷开展线上教学,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高墙内,罪犯的学习是否也受其影响呢? 在做好疫情防控各项要求的前提下,浙江监狱就如何做好特殊时期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确保封闭管理期间罪犯教育改造“不停歇”做了许多有益尝试。一起走进省第三监狱,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因地制宜 多彩课堂学习忙 周日上午,省第三监狱四监区罪犯张某便早早地来到“柚香书屋”开始自考复习。他说“以前习惯在考前集中复习,这段时间,只要有空我就可以来‘柚香书屋’复习,感谢监狱为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全省监狱实行封闭管理时期,如何既保证罪犯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又避免因学习造成人员聚集?省第三监狱积极探索,根据监区监舍的实际情况,将各监区阅览室和音乐器材室统一作为“柚香书屋”,供罪犯阅读报刊杂志、自考复习。 在教学方式上,通过监内“电视台”为媒介,民警录制教学课件,罪犯在小组收看视频,开展网上学习。并以楼层为单位组织罪犯进行小班化教学,既符合防疫要求又提高授课率。同时积极举办“庭院文化”,将课堂从室内移至室外空旷场所,举办心理运动会和读书读报等活动,实现课堂教育多样化。 “刚开始我以为监狱只会单纯地播放电视新闻,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种的学习形式,让我们在了解社会疫情的同时,又丰富了学习内容!”十监区新入监罪犯钱某说。 因时施教 亲情电话助改造 2月20日一早,省第三监狱一监区河南籍罪犯刘某给正在执勤的监区长温从送来一封感谢信,嘴里不停地说:“感谢政府让我圆了梦,这辈子都不会再感到遗憾了!”原来刘某在2月10日拨打亲情电话中得知其66岁的母亲因为脑溢血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病情不容乐观,刘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民警面前嚎啕大哭。 民警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对刘某进行心理疏导,并设法联系其家人给他发送亲情视频。看着视频里的母亲对他的宽慰和叮嘱,以及弟弟妹妹对他的支持和鼓励,他流下了感动的泪水......2月19日下午,刘某的母亲最终还是走了,但刘某对民警的帮助心存感谢,他在感谢信中表示,正是警官的关心和帮助,让他见到了母亲最后一面,没有了遗憾。 亲情电话受惠者中还有罪犯杨某。大年初一,杨某年近七旬的大姐从四川赶来探监,由于疫情防控要求,监狱取消罪犯会见,监区按程序报批,特地安排他在初一上午、下午、初二上午拨打了3个亲情电话,在得知亲人安全坐上回家的火车、顺利到家后,杨某写下真挚的一段话语:“一夜千里奔波,七旬大姐来看我,这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两天三个电话,警官妥帖安排,这是暖心呵护的恩情。” 疫情暴发以来,为使罪犯和家属了解对方健康状况,增进情感交流,省第三监狱共组织罪犯拨打亲情电话3600余人次,空中连线让特殊时期的亲情教育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因势利导 帮扶教育保平安 3月7日晚上8:10许,省第三监狱三监区罪犯刘某得知父亲病逝后,情绪低落,因口角跟同监犯张某起了争执。民警了解情况后,对二人进行耐心的批评教育,告诉他们越是在特殊时期,越要遵守监规纪律。刘某听了以后主动对张某说:“对不起,我错了!”让原本也在气头上的张某和他握手言和。 这是省第三监狱开展无违规承诺活动的一个缩影。疫情防控期间,该监狱开展了无违规承诺活动,通过教育,让罪犯明白不做违规第一人就是不给疫情防控添乱、不给监管安全添堵。即使偶尔发生违规,同监犯“帮扶团”也会热情帮扶,消除纷争。通过开展无违规承诺活动,3月份全监违规率大大降低。 罪犯覃某,因缺乏改造信心,多次违规违纪, 1月初被高度戒备矫治管理。疫情期间,监区、管教科室和监狱领导不厌其烦地对其进行谈话教育,经过30几次的个别教育,覃犯“冰冷的心”终于被“暖化”,3月9日被解除高度戒备矫治管理,迎来了改造“新征程”。 在封闭管理期间,省第三监狱充分发挥民警全天候在监内的优势,深入开展个别教育,解决罪犯合理诉求,并积极利用宣泄、咨询、危机干预等形式,对心理出现不适的罪犯进行疏导干预达140人次,有效帮助罪犯缓解负面情绪。 信息来源: 省监狱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