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监狱系统第二届“最美监狱人民警察”事迹展播(一)
|
||||||||
|
||||||||
编者注:为深入贯彻全国政法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全国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和全省政法干部队伍建设座谈会精神,着力选树先进典型、激发队伍精气神、增强职业自豪感,深入挖掘全省监狱系统最美人物、最美现象,弘扬新时期监狱工作正能量,充分展现新时期监狱人民警察良好风采,全面推进全省监狱系统民警队伍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浙江省监狱管理局从今年9月起开展了全省监狱系统开展第二届“最美监狱人民警察”评选宣传表彰活动。通过各监狱单位推荐、资格审核初选、广泛宣传投票、评审小组合议、局党委研究等程序,评选出丁忠民等18名同志为全省监狱系统第二届“最美监狱人民警察”。近期,我们对这18名“最美监狱人民警察”事迹进行分期展播,敬请关注!
初心不改 守志不渝 ——浙江省第一监狱七监区一分监区政治指导员周裕明 周裕明,男,浙江江山人,196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大专学历,现任浙江省第一监狱七监区一分监区政治指导员。曾荣获“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全省监狱工作先进个人”“局级优秀青年导师”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他是分监区民警公认的“好班长”,民警在工作或生活上遇上什么烦心事,都会主动找他帮忙和倾诉,为家中有事的民警顶岗执勤是他的“家常便饭”。他工作经验丰富,管理手段老到,不论是在监管一线带班,还是任分监区指导员,他始终是一名让领导放心,让同事信任的“好战友”。他是分监区罪犯改造基本情况的“活字典”,他一直坚持“顽石可点化”的理念,在他真情感召、悉心教育下,幡然醒悟、洗心革面的罪犯不胜枚举。2012年,分监区贵州籍罪犯高某得知儿子因白血病需要自己的骨髓移植后,整日长吁短叹。细心的他,一方面做好对该犯日常教育工作,舒缓其复杂情绪;另一方面积极向监狱业务部门汇报;同时为缓解患儿高额手术费的压力,在监狱肯定下,组织爱心义演晚会,当收到晚会上两万余元爱心款时,高犯的眼圈红了。最终为方便手术,促成了该犯安全转至原籍服刑,而“移监救子”更是传为佳话。
从不言放弃 ——浙江省第三监狱调研员戴钧 戴钧,男,浙江衢州人,1957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任浙江省第三监狱调研员。曾荣获全省监狱工作先进个人、保外就医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10年戴钧从省三监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担子卸下却清闲不住的他,主动承担起监狱保外就医工作。他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参与保外就医工作,为了到某个罪犯原籍做保前调查,他最远跑了6000公里到云南、贵州、广西,一年奔波6万多公里。但是他说,奔波的劳累和内心的喜悦相比,不值一提。 有一次,依法保外就医的罪犯陆某搭上了前往安徽利辛县的车,姐姐在老家一早就熬好粥等着他。临走时,陆某热泪盈眶,对戴钧他们说:“谢谢你们,让我落叶归根。” 戴钧有个习惯,每接手一例保外就医的案件就仔细地记在工作笔记上。罪犯的基本情况、所有联系人的联系方式、与罪犯的谈话内容、与具保人的沟通情况、案件进展……全都记录在案。 戴钧说,做了6年多保外就医落实工作,家属拒保的情况很多,但是他从不放弃,因为一件保外就医案件的成功办理,可能就给罪犯提供了生的希望。
以身作则的带头人 ——浙江省第四监狱四监区政治教导员丁忠民 丁忠民,男,浙江湖州人,1973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大学学历,现任浙江省第四监狱四监区政治教导员。曾荣获“省委政法委先进个人”“厅优秀共产党员”“省属监狱系统队伍建设先进个人”“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参加工作23年来,丁忠民同志一直扎根监狱基层。他素质高、自身正、作风实,成为民警工作的楷模、学习的榜样、生活的挚友。他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无论在哪一级领导岗位上,都带出了一支群众公认、党委满意的队伍;无论在监区还是科室,他对工作,总是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做出了可喜的成绩;从事监狱工作以来,他从严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时时刻刻做到干净干事。 在监管改造第一线,在专项行动最前沿,他始终保持定力,率先垂范,喊响“向我看齐”,做以身作则的带头人;他始终把民警职工“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实做细,民警职工的喜怒哀乐他都放在心上,善于“换位思考”,做民警职工的知心人;他边学边干,紧紧依靠监区全体民警,发扬民主作风,监区上下一盘棋,勇于“迎难而上”,善于做实际工作的踏实人。 信息来源: 省监狱管理局 |